本书以理论解析的方式,通过中国民歌的时间之维、类型之维、空间之维界定其本源意涵,以共生教育为理论视角阐释中国民歌的多维育人价值及文化意蕴,形成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书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为主,辅以量化研究,通过多元的研究视角和方式,挖掘中国民歌的多层次多类型育人价值,揭示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的实现机理,探索基于中国民歌的学校美育创新的研究目标。
闫若婻,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文化学、美育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在《教育学报》《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导 言/1
第一节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的现实源头/1
第二节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的历史渊源/2
第三节 共同体意识及五育并举的时代诉求/3
第一章 音乐育人价值的整体探究/5
第一节 从艺术教育看音乐的育人价值/6
第二节 从美育看音乐的育人价值/14
第三节 从人的全面发展看音乐的育人价值/20
第二章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的理论解析/27
第一节 中国民歌的本源意涵/27
第二节 中国民歌的文化表征/34
第三节 中国民歌的育人价值/42
第三章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的田野调查/49
第一节 武鸣壮族山歌育人田野调查/50
第二节 三江侗族大歌育人田野调查/71
第三节 漓江龙船歌育人田野调查/90
第四章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实现的量化分析/107
第一节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量化研究的价值与目的/107
第二节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的量化研究范式/108
第三节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的量化研究结果/118
第五章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与表征/129
第一节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实现的学段特征/129
第二节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实现的过程/135
第六章 中国民歌育人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方式/140
第一节 建构民歌课程体系,落实学校美育/140
第二节 创设民歌审美空间,深化艺术体验/146
第三节 参与民俗节庆仪式,活化民歌育人/148
第四节 重视家庭文化传承,实施全人教育/151
第五节 借助教育信息技术,实现模式转化/153
参考文献/155
附 录/174
附录1: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研究问卷(中学生卷)/174
附录2:武鸣壮族山歌图像记录/177
附录3:三江侗族大歌图像记录/181
附录4:漓江龙船歌图像记录/188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体现的中国民歌,涵盖族群劳动之美、伦理之常、教育之思、政治之范、艺术之美与宗教之仪,对中国民歌的育人价值挖掘与教育实践转化,成为当下和未来极具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本书探索中国民歌的本源意涵和文化表征,解析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的整体结构,分析民歌育人价值在不同学段的育人特征,探索实践转化的方式路径,有助于深化对艺术教育、美育和音乐教育本质及其功能的认识。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email protected]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