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既不是学科知识的中间商,也不是学科知识的纯粹消费者,而是知识的生产者,这就如实地揭示出“教师的生产性”特征,从而在知识论和本体论两个层次上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合法性与社会价值?!敖淌Φ纳浴笔荡嬗?“源个人知识”的活泼运动之中。教育本土的 “场所精神”推动了“源个人知识”的生产活动,表现为课堂上知识的空间性持续敞开。知识的轨迹由内而外地引领和充满着教师的心灵,他也就无暇去“倦怠”了,正如远方整日忙于劳作与制作的农人、手艺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宫宝龙,1983年出生,河北省承德市人,浙江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政治教师。先后在《浙江学刊》《浙江社会科学》《美育学刊》《思想政治教学》等发表多篇专业研究论文及教研文章。
刘慧霞,1961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地理教师。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教育科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发表多篇教育科研论文及教学文章。
一、一念分节 3
前个人知识与源个人知识 3
理论与实践 7
实体性与过程性 15
单一性与系统性 18
公共性与个人性 20
二、火的命运 25
好为人师与教师专业 25
主体与场所精神 31
交付与场所精神 32
气场与场所精神 35
场所精神与共同体 38
外部培训与内在成长 42
经验与师徒制 45
倦怠与生产 48
案例与叙事 52
三、课的开片 59
顿点与绽开 59
生产意识与生产性课堂 65
消费地与生产地 73
知识点教学与知识关系教学 77
形式与内容 86
终结与绵延 89
设计与逻辑 94
切入点与逻辑起点 99
同课异构与同科异构与异科同构 102
参考文献 107
主题索引 110
后 记 111
一本以生产性理论探讨教师的生产性进而探讨教师的幸福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教师生涯的幸福,提供兼具逻辑性与感受性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参考的小册子。书很薄,但是从封面到插图,从目录到辑封,从标题到正文,都有深意,都体现了作者的用心。全书行文简洁明快而又意蕴丰富,它是开放式的,甚至从任何一节内容都可以开始阅读,它是实践性的,每每有令人赞叹的生动实例。
* 在消费公共知识时我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我们自己,而是公共知识的载体,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公共知识在消费我们、占有我们、利用我们延续它自己。
* 场所精神以每个人交出自己即取消主体为生成条件,此谓交付。课堂上教师交付自己就取消了权威,教材也仅仅是材料而不是如经书般的真理载体,此时在场的所有人完全痴迷于问题的思考和真理的解蔽过程中。
* 面对真理的本质,教师无权强制课堂停留在知识的暂时的结论即知识点上。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email protected]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